中国a股可以加杠杆 “星链”支撑下的无人系统作战_乌军_无人机_终端

中国a股可以加杠杆 “星链”支撑下的无人系统作战_乌军_无人机_终端

SpaceX“星链”低轨卫星互联网系统在俄乌战场上充分展现了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价值与前景,尤其在与各类多域无人系统结合后中国a股可以加杠杆,使乌军具备了远超其军事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超视距作战能力。2022年2月底,SpaceX为乌克兰紧急开通了免费星链服务,并支援了首批“星链”地面终端天线,但只能支持静止状态下的通信;2022年10月,SpaceX宣布“星链”终端具备动中通能力,随后俄乌战场上出现大量集成“星链”终端天线的无人系统。

中大型旋翼/固定翼无人机都具备集成“星链”动中通终端的能力

俄乌战场上提供服务的大多是“星链”V1.5和V2 mini卫星,其本质是部署在近地轨道的Ka/Ku频段转发中继器,使用户可以通过部署的天线终端连接进入商用互联网,进而支撑作战单元在战术边缘区域接入作战信息网,实现与后方指挥控制节点的互通互操作。“星链”系统凭借大容量、低成本、高速率、低时延、广覆盖、抗干扰的特点,与各类无人系统结合后,在俄乌战场上展现出各类创新战法。

展开剩余88%

SpaceX“星链”系统工作原理

“星链”+无人机

2022、2023年就有大量报道称,乌军地面作战人员在战场前线,搭建以“星链”系统为核心的无人机监视点位。地面作战人员位于“星链”系统无线路由器覆盖范围内,操作各类无人机升空抵近侦察监视俄军阵地,并实时将数据回传指挥中心“三角洲”(Delta)态势感知与战斗管理系统。乌军大量炮兵和远程火力目标指引任务,都是依靠“星链”+ISR无人机组合提供精确的定位信息。控制链路为:

无人机飞手需要处于“星链”终端覆盖范围内

受无人机系统无线通信距离限制,无人机飞手及地面作战人员需要靠近前线布置“星链”终端。2023年之后,随着大量具备动中通能力的“星链”终端运抵乌克兰,乌军开始进行无人机适应性改装。

第一种是在6-8轴大型植保无人机Baba Yaga(有效载荷10kg左右)上集成“星链”mini终端,天线配合电源模块仅重1.3kg,并且已集成Wi-fi路由功能,使体积大大降低的同时,功率也大大降低,普通12V的家用充电宝就能提供所需电力。乌军通过“星链”远程控制Baba Yaga无人机,投掷反坦克地雷、82mm迫击炮弹等,多次成功打击俄军战线后方20-30km目标;将火力有效载荷换为信号中继器,可以使FPV的打击范围也扩大数十千米。控制链路为:

俄军缴获的Baba Yaga无人机,顶部集成“星链”终端

乌军改装的四旋翼无人机集成“星链”终端

第二种是在各类改装的商用固定翼无人机上集成“星链”终端,远程控制其完成ISR、掷弹和自杀式袭击任务。据称乌军在2022年12月,在“星链”信息支援下,控制Tu-141“雨燕”无人机突袭700km,低空渗透至俄罗斯萨拉托夫州恩格斯军用机场和梁赞州佳吉列沃机场,投掷多枚炸弹造成俄军装备损失和人员伤亡。有研究表明,基于“星链”系统机会信号(SOP)与惯导(INS)的组合导航技术,可使中远程无人机在GNSS信号拒止或受强干扰的复杂电磁环境下,仍能保持亚米级的定位精度,并且可以有效修正惯导形成的累积误差。从2024年开始,俄军发现击毁缴获的乌军固定翼无人机基本都安装了“星链”终端。

俄军在克里米亚击毁的固定翼无人机安装“星链”终端

“星链”+无人艇

乌克兰国防情报总局(GUR)于2024年初首次公开披露基于“星链”系统的无人艇集群作战体系,这一创新性作战样式对俄罗斯黑海舰队构成系统性威胁,仅2024年1月至2月期间,乌军依托该体系成功实施6次重大突袭行动,累计击沉俄军“伊万诺维茨”号导弹艇、“凯撒·库尼科夫”号登陆舰等10余艘主力舰艇。

在“星链”系统加持下,乌军作战人员可以在数百公里外对无人艇集群的实时操控,依托艇上的光学/红外传感器与激光测距仪构成的多模态感知体系;形成“人在回路”精确控制能力,控制艇上武器完成交战。无人艇集群之间还可以通过“星链”系统实现“云上组网”,完成一系列自主编队航渡等简单任务。

乌军各类无人艇都集成了“星链”终端

2025年初,乌军在“马古拉”V5无人艇(Magura V5)上进行了更多改装,依靠“星链”系统的通信和控制能力实现多种海上作战用途,如加装火箭弹、巡飞弹、FPV无人机、防空导弹等多类型小微型武器,执行对海打击、对岸突击、海上防空等作战行动。2024年12月,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表示,乌克兰侦察兵使用搭载R-73导弹的“马古拉”V5无人艇成功摧毁一架俄罗斯“米-8”直升机;2025年1月,乌海军使用搭载在无人艇上的FPV无人机摧毁了俄罗斯两套“铠甲-S1”(Pantsir-S1)和一套Osa短程防空系统;3月,乌海军从无人艇上放飞FPV无人机,在克里米亚打击了俄军远程预警雷达和低空补盲雷达,甚至还直接打击S-300V的发射车和搜索雷达。控制链路为:

乌军无人艇FPV袭击克里米亚俄军预警雷达

乌军无人艇FPV袭击克里米亚俄军S-300V防空反导系统搜索雷达

“星链”无人作战模式分析

“星链”系统支撑无人作战的最大优势,是通过密布的低轨卫星提供大速率、低时延、大容量、广覆盖的“动中通”渠道,使无人系统在缺失军用通信手段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互联网接入后方的指挥控制信息网络。然而目前“星链”系统仍无法做到高速率、大容量的卫星直联,还需要借助“星链”终端传输上下行信号,而且Wi-Fi路由覆盖范围十分有限,实际无法应用于无人集群控制。受体积、质量、功率限制,也只有中大型无人机、无人艇才能集成安装“星链”终端。

因此短期之内可以判断,“星链”支撑的无人作战模式大致分三种:

一是直接操控无人系统执行高危任务,无人系统通过“星链”实时接收后方指令,直接执行各类高风险军事行动,如战场前线ISR、物资运输、弹药投掷、战术突袭作战以及自杀式目标打击等。

二是武器平台远程控制,将无人系统定位为模块化武器搭载平台,作战人员通过“星链”终端实现远程武器系统操控,依托星链网络的高带宽、低时延特性,可实时完成目标锁定、火力参数装订及多型武器的发射控制。

三是异构通信中继网络,着重发挥无人系统的通信节点功能,后端通过“星链”系统实现与指挥中枢的高可靠连接,前端采用传统无线电与FPV无人机群、无人艇集群、巡飞弹群等装备建立战术级通信链路。(来源:北京蓝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参考资料

1. 张君彪,吴静,赵飞,等. 俄乌冲突中无人机作战运用情况及启示 [J/OL]. 现代防御技术, 1-10.

2. 沈利荣,李守兵,孙海峰,等. 基于Starlink机会信号/INS的组合导航方法 [J]. 导航定位与授时, 2024, 11 (02): 72-82.

3. 张家奎中国a股可以加杠杆,李晓东,周河宇,等. 俄乌冲突中无人艇作战运用的分析研究 [J]. 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 2024, 7 (06): 616-622.

发布于:北京市